据国际旅业媒体Travel Daily News与Travel Weekly-Asia的报道,希尔顿酒店集团(以下简称“希尔顿”)在2025年第三季度呈现出“喜忧参半”的业绩表现。
财报数据显示,报告期内希尔顿实现总收入约31.2亿美元(约合221.9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8.82%,高于市场预期的29.9亿美元(约合212.6亿元人民币)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为4.2亿美元(约合29.9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22.09%;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.11美元(约合15元人民币),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.05美元(约合14.6元人民币)。
从收入结构来看,希尔顿特许经营和许可费收入约7.39亿美元(约合52.6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5.87%;基本及其他管理费收入约0.93亿美元(约合6.6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5.68%;自有酒店收入约3.22亿美元(约合22.9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2.42%。
在住宿业关键指标方面,希尔顿全系统范围内的酒店入住率为74.5%,同比下降0.5%;ADR(平均每日房价)为160.25美元(约合1139.6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0.5%;RevPAR(平均每间可出租客房收入)同比下降1.1%至119.33美元(约合848.6元人民币),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.8%降幅。财报称,第三季度希尔顿全系统RevPAR下滑主要受美国市场下滑2.3%拖累。
亚太地区运营表现稳健:入住率为72.8%,同比提升0.5个百分点;ADR为103.44美元(约合735.6元人民币),下降0.9%;RevPAR为75.32美元(约合535.6元人民币),微降0.1%,整体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欧洲地区入住率为79.8%,同比下降 0.1%,保持高位稳定。中东和非洲地区成为本季度最大亮点,不仅入住率达到71.4%,同比增长4.5%(各地区增幅最高),RevPAR 更是以109.77美元(约合780.6元人民币)录得同比增长9.9%,位列各地区之首,成为拉动国际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尽管RevPAR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,但希尔顿全球业务版图仍在扩张:第三季度净增客房2.32万间,同比增长6.5%;在建客房数量达到5.15万间的历史新高,同比增长5%。
Travel Daily News在报道中援引希尔顿方面的观点指出,RevPAR下降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:赴美国际旅客数量减少、美国政府相关出行需求下降、节假日安排不利以及部分酒店翻修。此前,希尔顿在第二季度曾预计第三季度RevPAR将持平或“小幅下滑”。
Travel Weekly-Asia报道提到,希尔顿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·纳塞塔对企业未来实际商旅需求的判断,相较于部分美国航空公司(如达美航空与联合航空)高管近期的乐观分析,显得更为谨慎。
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当日(当地时间10月23日),希尔顿股价收于267.63美元(约合1903.1元人民币)/股,较前一日下跌2.7%。不过此前一周,该股整体表现积极,累计上涨3.95%。
尽管希尔顿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不一,但并非所有机构均持悲观态度。例如,英国巴克莱银行就维持对其股票的“买入”评级,并将目标价从288美元(约合2048元人民币)上调至297美元(约合2112元人民币),显示出对该集团中期反弹潜力的信心。
据路透社报道,希尔顿预计全年RevPAR将同比持平或增长1%,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.4%增幅;全年净利润预计在16亿美元(约合113.8亿元人民币)至16.3亿美元(约合115.9亿元人民币)之间,调整后EBITDA预计为36.9亿美元(约合262.4亿元人民币)至37.2亿美元(约合264.5亿元人民币);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介于7.97美元(约合56.7元人民币)至8.06美元(约合57.3元人民币),高于此前预期的6.82美元(约合48.5元人民币)至6.99美元(约合49.7元人民币),分析师普遍预期为7.99美元(约合56.8元人民币)。
克里斯托弗·纳塞塔表示:“我们仍然相信,在美国,较低的利率、更有利的监管环境、税收政策的确定性以及显著的投资周期将加速经济增长,并显著提升旅游需求。再加上行业供应增长有限,未来几年(希尔顿)RevPAR有望实现更强劲的增长。”
此外,温德姆酒店集团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集团总收入为3.82亿美元(约合27.1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5%;净利润为1.05亿美元(约合7.5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3%;全球RevPAR同比下降5%,其中美国市场下降5%,国际市场下降2%。鉴于第三季度RevPAR表现,温德姆已将全年RevPAR预期下调至下降3%至2%,较此前预测减少了100至300个基点。
洲际酒店集团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其全球RevPAR同比增长0.1%。其中,美洲市场下降0.9%,欧洲、中东、非洲及亚洲(EMEAA)市场增长2.8%,大中华区市场下降1.8%。
行业分析机构指出,展望全年,全球酒店业将继续朝品牌化、轻资产与差异化方向发展。各大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需结合自身定位及市场环境,在规模扩张与运营效率之间寻求平衡。对投资者而言,应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战略布局与核心经营指标,而非短期财务波动。